紀鵬薦語: 李克強總理10月14日在西安提出要“頂住經濟下行壓力确保完成全年主要目标任務”。就中國的實際經濟情況來說,10月通貨膨脹率(CPI)直逼3.8%,全年經濟增速則有跌破6%的危險,目前不僅要頂住經濟下行的壓力,恐怕還要早做防止經濟滞脹的準備。 防備經濟滞脹,對政策制定者來說是個兩難。今年名為穩健的貨币政策實為寬松,貨币投放了不少,問題是不往實體經濟裡去。而寬松的财政政策也用到了極限,全年2萬億降稅減費的指标截止到9月底已用了1.8萬億,赤字率以及中央、地方合計的債務率指标也都接近了警戒線。 當前如何頂住經濟下行壓力,同時防備經濟滞脹風險,唯有在财政政策、貨币政策之外,尋找新的治病良方,這就是大膽推出積極的資本政策。既然中央已明确表示要大力發展直接股權融資作為比貨币政策更重要的社會融資方式,為什麼不能給資本政策以名分,讓積極的資本政策登上大雅之堂呢? 2009年,正值美國金融危機的關鍵時刻,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大膽提出《股市引領經濟複蘇》(Equities show us the way to a recovery),通過股市财富效應的産生,帶動投資、消費和GDP,股市複蘇對經濟刺激的效果不亞于任何财政政策。 振興股市,引導和優惠股權投資,就得讓二級市場廣大投資人賺到錢。一是全面取消紅利稅和印花稅,二是從治理結構和财富分配入手,開展融資者教育,限制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别再讓股市成為融資者天堂、投資者地獄,把三十年來“保護投資者權益”這句空話落到實處。 以振興股市為抓手,既可提振國民信心,降低貨币政策融資産生的國家信用風險,防止經濟進一步下行,又可給今天中國過剩的流動性找到新的“池子”,化解金融亂象,還能防止通貨膨脹,可謂一舉多得。 11月13日晚6點30分,薊門法治金融論壇将邀請吳曉求、曹鳳岐、賀強、胡俞越四位教授,共話《振興股市 頂住經濟下行壓力》。 吳曉求,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 曹鳳岐,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創始常務副院長; 賀 強,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财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 胡俞越,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 這次的主講嘉賓曾共同見證了中國資本市場的成長和壯大,面對中國股市的多舛命運,我們常合作向有關部門獻言獻策,尤其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後,我們以《擴大内需應把提振股市作為切入點》為題被媒體稱為的“十教授上書”,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本次讨論将從公平與效率雙向出發,探讨積極的股市政策和振興股市的治本方略,相信幾位專家的真知灼見,一定能給與會者帶來啟迪與共鳴。 伟德客户端院長 劉紀鵬 2019年11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