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鵬薦語: 40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一個積貧積弱的國家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改革的成功舉世公認,但成功在哪兒?至今我們沒有系統的總結。 我認為中國改革的成功,不僅在于确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方向,更在于成功的改革方法論,這就是:1.漸變穩定、循序漸進的改革方法;2.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改革順序;3.尊重國情、批判借鑒國際經驗;4.内部主體主導改革。正是在這一成功改革方法論基礎上,中國敢于對照搬照抄西方模式說不,并走出一條尊重國情、借鑒國際規範的中國道路。 新時代習近平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思想進一步提出在法治市場環境中,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偉大抱負,在“一帶一路”建設中願意把成功的經驗與國際社會分享,自覺遵守市場經濟環境中的普遍準則,尋找和國際社會的共識與共融。 正如2017年中國共産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上習近平主席所說,我們不“輸入”外國模式,也不“輸出”中國模式,不會要求别國“複制”中國的做法,但我們願意同各國分享發展經驗。 11月20日晚6點30分,中信大講堂暨薊門法治金融論壇将邀請複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中信改革發展研究院資深研究員張維為主講《從中國改革成功看中國崛起之路》。 張維為教授畢業于複旦大學外文系,獲日内瓦大學國際關系博士學位。曾擔任過鄧小平和其他中國領導人的英文翻譯,并走訪過100多個國家。著有《鄧小平時代的意識形态與經濟改革》(英文)、《改造中國:經濟改革及其政治影響》(英文)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 “思考中國三部曲”(《中國觸動》、《中國震撼》、《中國超越》)。其中《中國震撼: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崛起》一書于2011年9月被時任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推薦給來華訪問的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中國超越:一個文明型國家的光榮與夢想》一書曾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2011年他與“曆史終結論”提出者福山先生有過一場關于中國模式的著名辯論,社會影響巨大。2016年5月,在習近平主席主持的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他曾就理論創新、中國話語建構和新型智庫建設等議題發言。 相信張維為教授的這次講座對國人深刻感受中國改革成果,正确認識中國崛起之中國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本次講座另一大亮點是: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實踐者和見證人——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孔丹理事長的開場緻辭和中國社科院政治學研究所張樹華所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江宇副研究員的精彩點評。 伟德客户端院長 劉紀鵬 2019年11月16日 下期講座預告: 2019年12月11日,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鄭永年教授主講《中國模式及其未來》,敬請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