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經濟》品讀:企業史研究所舉行經典研讀報告會暨教學科研活動(2023年第6期 總第70期)

2023-11-13  Clicks:

2023年10月30日晚,伟德客户端企業史研究所與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史學系聯合舉辦本學期第二次研究生經典研讀報告會暨教學科研活動。本次報告會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周建波教授和我院巫雲仙教授線下參加活動,并共同主持讀書會。

伟德客户端李曉教授、嶽清唐教授、陳芑名老師和曾江老師,以及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史學系和我院企業史研究所碩博研究生共20餘人參加此次經典研讀分享活動。北京大學經濟學院2022級中國經濟思想史專業博士研究生姜政希,我院企業史研究所2023級經濟史碩士研究生仇江甯、周王心安三位同學就費孝通先生所著的《江村經濟》做研讀主題彙報。

圖1 讀書會線上與線下參會人員合影

姜政希同學用可持續生計理論分别從自然資本、人力資本、物質資本、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五個層面對《江村經濟》進行解讀,重點分析了手工業變遷和農戶如何在風險性環境中利用大量的财産、權利和可能策略去提升生計水平問題。仇江甯同學立足于農政問題,分别從農業和鄉村工業、土地、農民、農村四個方面對江村經濟進行分析,重點探讨工業化進程中農村如何轉型問題,并對數字技術發展現實進行思考。周王心安同學将《江村經濟》與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進行比較閱讀,從研究方法、寫作方法、内容和寫作目的角度對兩本書的特征加以總結,闡明技術變革與社會規則之間的關系,針對鄉村問題現狀思考農村制度變革和發展問題。

在自由交流與讨論環節,同學們踴躍發言,充分表達各自的收獲感悟。北大同學重點關注農村農業合作、人力資本和土地資本問題,認為書中的開弦弓村的手工業變革原因主要是農民收入不能維持生計,鄉村變革其實源于内部需求,農村合作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思路;江村家庭關系中女性地位有所提升,當地運用生育計劃來緩解人地矛盾,經濟發展水平可以影響社會結構和社會傳統。

我院企業史研究所同學們的發言集中于《江村經濟》的田野調查研究方法、農村經濟發展與現代化變革,以及當前鄉村發展面臨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在現代化背景下,以開弦弓村為典型代表的中國農村面臨着如何解決技術應用與合作、人口流出、生産關系調整等問題,費孝通先生提出發展鄉鎮企業的觀點至今仍影響着江浙一帶農村經濟的發展。在當代城市化浪潮中,農村空心化、人口數量和結構變化、城鄉發展不平衡等影響鄉村振興問題仍急需找到解決對策。

針對同學們的報告和發言讨論,老師們給出以下指導意見:

李曉教授回憶他曾在80年代的學術講座中親睹費孝通先生風采,親聆先生的教誨的故事,認為費老的研究方法、治學态度和風範都是當今學者的榜樣。《江村經濟》一書是費孝通先生深入開弦弓村進行田野調查後對農民生活的真實記錄,在此基礎上對我國農村現代化改革提出建議,如發展鄉鎮企業和農業集體經濟,以及“離土不離鄉,進廠不進城”的農村勞動力遷移模式等,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江村經濟》邏輯嚴密、論證結構清晰、語言通暢、表達方式深入淺出,堪稱研究範本,值得深入學習和借鑒。

巫雲仙教授啟發同學們從讀書中關注我國當今鄉村振興發展現狀、鄉村人口向城市單向流動、村鎮“空心化”等問題,以及新生兒數量逐年減少等人口問題對未來城市的就業、教育、社會結構産生的深遠影響,鼓勵同學們運用田野調查方法研究城鄉發展問題。

嶽清唐教授認為《江村經濟》之所以成為經典,是因為它跳出了學科的局限性,以現代文明社會為研究對象,研究涉及社會風俗、财産分配、婚配制度、土地制度、經濟結構等多個領域,在研究方法、研究範圍、研究對象等方面為我們展示如何開展客觀嚴謹的學術調查與問題分析,體現出超越時代的創新性。

陳芑名老師從如何做學術研究的角度希望同學們學習書中展現的社會學方法論,基于現實基礎理論發展的客觀規律,而不是紙上談兵來研究經濟學問題,對研究持客觀負責态度,盡可能呈現出客觀事實全貌,避免“浮嚣”的學術态度。

曾江老師希望同學們注意到《江村經濟》的社會學研究視角,認為該書雖為“經濟”,但卻從江村的地形、人口、家庭等區别于傳統經濟學的視角展開研究。相比之下,經濟史、經濟思想史學科的研究視角則是從具體的事實中抽象出問題脈絡和原理,同學們應在發揮本學科特色和優勢的基礎上,結合其他學科的微觀視角進行分析。

圖2 讀書會線下部分師生合影

周建波教授對本次經典研讀活動進行總結。首先肯定同學們的彙報成果和發言質量,認為同學們從不同角度對《江村經濟》這一經典著作進行了具有創新價值和理論價值的解讀。通過開放式交流環節,兩校同學之間能夠就同一問題深入思考與讨論,互相督促、共同進步,這是值得長期堅持的很有意義的研讀活動。其次,周建波教授認為《江村經濟》深入淺出地反映了20世紀30年代中國農村的破敗和面臨發展變革問題,書中提到的引入科學技術與發展農村合作等觀點,至今對我國鄉村建設與振興仍具有長足影響。最後他寄語同學們,對于經典著作我們既要“跳進去”,又要能“跳出來”;既要看到其先進性,又要看到其時代性;既要認識并學習其長處,但又不能照搬全抄,應當立足當今發展現狀,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和全球化浪潮中融入新的思考。

本次讀書會的最大亮點是對北大和法大兩校聯合舉辦讀書會的制度化,以及北大周建波教授首次親臨法大讀書會現場對同學們進行近距離的全程指導。法大學生接觸和利用到北大的優質師資,并與北大學生“同台競讀”,對同學們既是進步的機會,同樣也是挑戰。通過本次讀書會,同學們受益良多,對《江村經濟》、費孝通先生的治學範式以及鄉村發展與變革問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經典研讀分享會在兩校師生的熱烈讨論中結束,達到了超出預期的效果。

文:周王心安
圖:周斯雅
審稿:巫雲仙
審核:徐慶

上一條:“市場首席進校園”2023年第5講:田光遠老師分享宏觀經濟與指數投資
下一條:《國家為什麼會失敗——權力、富裕與貧困的根源》——資本金融系讀書會2023秋季學期第三期順利舉行

Close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