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架構與法律——互聯網的控制與生産機制》專著學習——伟德客户端産業經濟系順利舉辦第25期研究生讀書會

2024-05-24  Clicks:

2024年5月21日上午9時,伟德客户端産業經濟系、産業經濟系黨支部于學院路校區教學圖書樓0815會議室舉辦了第25期研究生讀書會。本次讀書會研讀書目是《數字架構與法律——互聯網的控制與生産機制》,由系主任李超教授主持,張巍教授以及産業經濟系2022級、2023級碩士研究生參加。

《數字架構與法律——互聯網的控制與生産機制》由北京大學法學院胡淩副教授所著,該書通過對“架構”這一網絡法原初概念的重新理解,解釋數字生産方式的出現如何推動作為上層建築的法律和政策調整。“架構”不僅是規制性手段,也是生産性空間,集中代表了數字生産方式需要法律保護的核心利益,圍繞這一利益訴求,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數字經濟生産過程和控制過程的一體兩面,以及互聯網從開放走向封閉的内在邏輯。全書共十五章,由2023級産業經濟系碩士研究生陳依菲、劉煜同學共同主講。

陳依菲同學對引言和第一至第七章的主要内容進行了介紹。她首先以“馬的法律”作類比,引出網絡法存在的必要性就在于賽博空間與現實空間的不同這一結論,并介紹網絡規制思想的“左、中、右”以及沙漏架構與分層控制的相關概念。其次介紹互聯網架構“非法興起”的過程與實質、浮現中的法律問題與後果、框架的擴展适用以及架構演進的邏輯和橫向與縱向的基本維度。然後讨論當架構變得智能,人工智能如何競争、智能架構的生長與法律保障等問題,并介紹主權如何塑造網絡架構。最後,介紹數字架構中的微觀控制/生産機制、如何塑造數字身份并探讨商業模式視角下的“信息/數據”産權。

劉煜同學對第八至第十五章的主要内容進行了介紹。她首先提出從“治理軟件”到“通過軟件的治理”,并從軟件架構與互聯網架構、軟件保護的政治經濟學、計算機病毒與信息安全:創生性的後果三個方面做出說明。其次探究生産方式對算法責任形态變化的影響,讨論算法如何變成規則以及介紹平台發包制下的算法規則,并從架構理論出發,探究數字社會權利的來源。然後介紹在線聲譽系統的演進與失靈,架構理論下的腦機接口技術原理、微觀機制,并對技術規制的研究路徑進行反思。最後,基于“3Q大戰”的遺産,讨論架構的開放與封閉及其法律回應,并對互聯網架構的未來做出展望。

2

張巍教授點評指出,這本書不同于計算機技術的相關書籍,是從社會科學學者的研究視角出發,針對網絡與人工智能領域的熱點話題提出了獨創性思考,是一本非常優秀的讀物。同時,張巍教授建議各位産業經濟學和商業大數據分析專業同學,要去思考如何将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與技術相結合,從而能在研究生學業和未來的工作中更上一層樓。

在此次讀書會的最後,師生們均表示自己收獲頗豐,不僅進一步夯實了數字經濟相關的理論基礎,更是在跨學科優質書目的閱讀中擴寬了自己的學術視野,這對今後的學習和研究都将大有裨益。期待今後能進行更多的學術探讨與交流,本次産業經濟系第25期研究生讀書會圓滿結束。

 

圖/文:産業經濟系 張文晖

審稿:李超

審核:徐慶

上一條:伟德客户端2024屆碩、博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圓滿結束
下一條:伟德客户端工商管理系組織與人力資源管理教研室召開第二十六期學術研讨會

Close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