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讀經典,探索制度對經濟變遷和國家興衰的影響:企業史研究所、經濟學黨支部舉行經典研讀報告會暨教學科研活動(2024年第6期 總第78期)

2024-11-05  Clicks:

2024年11月1日下午,伟德客户端企業史研究所、經濟學黨支部與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史學系聯合舉辦年度第6期研究生經典研讀報告會暨科學教研活動。本次報告會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兩校師生對道格拉斯·C·諾思所著的《理解經濟變遷過程》,以及德隆·阿西莫格魯和詹姆斯·A·羅賓遜所著的《國家為什麼會失敗》進行研讀和讨論。

參加本次經典研讀分享活動的有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周建波教授,我院企業史研究所李曉教授、嶽清唐教授、巫雲仙教授、熊金武教授,以及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和我院企業史研究所碩博研究生18人。活動由巫雲仙教授主持,伟德客户端經濟史專業碩士生仇江甯、周王心安、吳宜臻和北京大學經濟學院經濟思想史專業博士研究生莊順典四位同學進行主題彙報。

仇江甯同學以信念、制度與人類行為如何對經濟變遷産生交織影響為主題,着重分析了諾思著作中關于非各态曆經世界的不确定性、文化與意識的複雜性,以及人類搭建的支撐結構等思想觀點,認為作者強調了經濟變遷是一個涉及心理、社會和文化多個層面的複雜演化過程,需要超越傳統經濟學視角,綜合考慮更廣泛的社會、文化和政治因素;周王心安同學綜合各章節内容,總結了本書的核心内容與思想框架,闡述了諾思的制度理論,包括産權、憲政、可信承諾在社會演進和秩序中的關鍵作用;認為制度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是複雜動态的,制度變遷涉及多種因素,是非直線型的,進而對制度加以清晰劃分,思考其與長期經濟增長關系問題;吳宜臻同學概述了經濟變遷的驅動力,然後分為兩部分進行深入解讀。一是聚焦于經濟模型的要素,包括不确定性、信念體系、文化和認知科學、意識和人類的意向性和人類搭建的支撐結構;二是分析這些要素間的相互作用,環境、制度與信念之間的互動關系,并從信念演化、人類的創造性和适應性、制度适應性成功的不确定性以及适應性效率的限制條件等;莊順典同學在介紹《國家為什麼會失敗》相關内容時,集中讨論了西方國家對外殖民時期在政策上的微小差異,以及如何通過制度變遷形成了廣納式和榨取式制度,并以此解釋了美國亞利桑那州和墨西哥諾加雷斯之間的發展差異,舊制度的權力和經濟支配者會阻礙制度的創造性破壞以維護其自身利益;探讨西方的制度變遷理論對中國曆史和經濟發展的解釋力和适用性問題。

在自由交流與讨論環節,兩校同學踴躍發言,結合該書内容和自身實踐,積極分享各自的見解和體會。一是認識到包容性政治和經濟制度對國家長期繁榮發展的重要性,并對比了榨取性制度的局限性,國家複興需要向包容性制度轉變,但這一轉變受到曆史背景、自然資源和産業結構的深刻影響;二是探讨了社會意識在塑造經濟和政治制度中的作用,特别是路徑依賴和群體意識差異如何影響經濟的均衡發展;三是進一步深入理解了制度在經濟發展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制度變遷的時效性和反饋機制對于适應社會變化的重要性;四是經濟變遷受到個人和集體信念系統的影響,而制度經濟學提供了一個新視角來分析這些問題。通過這些讨論,同學們不僅加深了對制度經濟學的理解,也認識到經濟學、法學、曆史學等跨學科研究的價值,表示将繼續重視經典著作的閱讀,以更全面和深刻的理解來指導未來的學習和實踐。

針對同學們的報告和發言,老師們給出以下指導意見:

周建波教授在發言中突出了制度建設、文化理念、領導力和殖民地曆史對國家發展的深遠影響。他借助孔子的“克己複禮”思想,深入探讨了優良制度及其有效執行的重要性;并進一步分析國家領導人的認知水平、文化融合,以及路徑依賴及殖民地遺留問題是如何塑造制度的形成,解釋了地理因素與殖民曆史在經濟和文化發展中的影響。他強調,盡管經濟學側重于計算和制度結構的分析,但文化和理念對理解制度變遷同樣至關重要。他對同學們的分享和讨論給予肯定,并鼓勵同學們進行更細緻和深入的探讨。

嶽清唐教授則從新古典經濟學與制度分析在經濟學領域的應用及其不同的視角給同學們以指導。他認為,新古典經濟學往往将制度視為靜态的外生變量,而制度分析學派和馬克思則更注重制度在經濟發展中的動态作用;諾思和科斯在制度分析領域的貢獻是把制度融入微觀經濟和宏觀曆史分析中,對經濟學主流框架的拓展起到關鍵作用;産權理論在制度變遷理論中具有重要位置,并在國家利益和意識形态理論中具有重要作用;對經濟學理論在解釋現實問題時的局限性加以反思;肯定諾思、科斯、阿西莫格魯和阿馬蒂亞·森等人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意義,體現經濟學界對制度分析的持續關注。

李曉教授首先強調在閱讀和分析經濟制度變遷時,需深入探讨諾思理論的深度與系統性,倡導閱讀原著時應更加細緻和深入,不要浮于表面;其次是從新制度經濟學角度分析了該領域是如何處理文化、正式制度和非正式規則的,特别提到其中利益關系的重要性,并通過對比阿西莫格魯和其他新制度經濟學家的觀點,深化了對這一領域的理解;再次,他指出制度分析在理解制度變化中的核心地位,批評了當前分析中的一些粗略做法,呼籲對金融分析等具體領域進行更細緻的研究。他特别提到阿西莫格魯關于兩種制度類型的觀點,認為分配結構在制度體系中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持續優化制度與改進分配制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強調深入閱讀經典、進行系統性分析及制度研究的重要性,為同學們提供了正确的思考該領域問題的方向。

巫雲仙教授認為,本次讀書會對制度進行了深入研讀和讨論,使同學們認識到制度在多個學科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同時制度研究也是較為複雜的,具有多個維度,要對制度進行更細緻的劃分和理解。同時也指出,盡管西方學者如諾思和阿西莫格魯等人關于制度的研究具有創新性,但制度分析領域仍面臨進一步創新和挑戰;曆史在制度分析中是非常重要的,但要避免對曆史證據的斷章取義,并以西班牙和英國在美洲的殖民發展路徑為例,說明完整且動态的曆史視角的重要性,同時人在制度分析中的作用。鼓勵同學們從閱讀經典中反思前人的思想觀點,充分利用讀書會的學術交流,博采衆長,獲得進步和成長。

圖:“經典研讀”分享會合影(線下部分)

本次讀書會通過深入探讨《理解經濟變遷過程》和《國家為什麼會失敗》這兩部著作,不僅促進了大家對經濟史、經濟思想史和現實經濟問題的全面理解,而且激發了對這些領域更深層次的思考和讨論。通過對比分析諾思關于制度變遷過程的深刻見解和阿西莫格魯與羅賓遜關于包容性制度與汲取性制度的區分,得以洞察不同國家發展路徑的多樣性和複雜性。這種多維度的交流不僅拓寬了兩校師生的視野,也提供了解決現實經濟問題的新思路和方法。在熱烈讨論的氛圍中,本次經典研讀分享會圓滿結束。

文、圖:仇江甯

審稿:巫雲仙

審核:徐慶

上一條:“市場首席進校園”2024年第2講:李沐陽、張浩分享經濟熱點與資管形勢
下一條:伟德客户端工商管理系、工商管理黨支部研究生第42期讀書會成功舉辦

Close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