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7日下午,伟德客户端企業管理專業研究生第六次讀書會在師生的共同期待下正式舉行。本次讀書會以“感受經典魅力,領悟管理真谛”為主題,由張亞瓊老師主持、王玲老師指導。師生共聚一堂,交流探讨美國著名管理學家,經濟學家,被後世稱為“科學管理之父”的弗雷德裡克·溫斯洛·泰勒的代表作《科學管理原理》。
本次讀書會主講人李倩同學首先就全書的脈絡結構、研究主題以及閱讀的感想和體悟進行了講解。李倩同學以當時美國工業企業界普遍存在的“磨洋工”現象為切入點,闡述了美國工業生産效率低下的背景,并解釋了效率低下的三個原因。她由此引出了泰勒科學管理思想的四個核心内容:一是為工人提出操作每一動作的科學方法;二是科學地挑選工人,并進行培訓和教育;三是管理者與工人密切合作;四是管理者與工人的工作和職責幾乎是均分的。接着,李倩同學以哲學思想、人性認識以及現代意義的角度評析了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全體師生認真傾聽,并不時提煉出關鍵問題,引發大家進行一次次熱烈的讨論。
讨論中,同學們暢所欲言,就書中提及的觀點提出各自視角下的解讀。在章敏同學看來,後人批評泰勒隻是一味的提高工作效率,而忽略了對工人的尊重是不合适的。泰勒在書中曾多次提到工人利益的重要性以及管理者應該真心實意地為工人設想,當時的工人更多的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而高效的生産效率帶來的工資提高無疑才是工人最迫切需要的。隻有當企業和工人的利益達到共識,管理者和工人做到親密無間,我們的效率才能真正地得到提高。也隻有效率提高了,大家的利益才會有保障。徐會同學對管理進行了形象的比喻,管理類似下棋,基本管理知識類似于對弈的基本規則,各種管理技能和成功的管理類似于總結出各種棋譜,而實際的管理由這些基本規則、各種棋譜演變出更加豐富多彩、變幻莫測的局勢。當我們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泰勒的“科學管理”體系很直白:采取科學的量化手段,經過細緻的比較和分析,從而得出勞動效率的最大化。
鄭佳奇同學在聽取李倩同學的分享後,對管理的例外原則有了更深的認識。例外原則所包含的一個思想是将例行化、流程化的工作予以放權,交給下屬去做,而自己則專注于例外事情的處理,這一做法實際上就給下屬提供了更多的機會,更大的空間,同時也給予下屬更多的信任。實行這種制度,可以節省最高管理層的時間和精力,使他們能集中精力研究和解決重大問題,同時使下屬部門有權處理日常工作,提高工作效能。趙華陽同學關注一般管理與科學管理的不同點。兩種理論的關注點是不同的,泰勒關注的是處于最基層的管理,隻是在車間中将車間内的工作進行合理的分工和設計,然後用科學方法來追求完成每頂工作的最佳方式并保證工人經過科學培訓後可以運用這個最佳方式完成工作。而一般管理的關注點卻是全部管理者的活動而不僅僅隻是生産效率。同時兩種理論在工作分工、指揮、報酬激勵和員工參與度等方面具有很多不同。
蘇豔同學認為泰勒關于資源有效利用的思想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适用,現今雖說科學技術不斷進步,但是對于資源的利用仍然沒有做到完全的利用。工廠内的物質浪費、人力資源不僅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還被浪費在工廠的錯誤措施上。作為管理者應該意識到資源是有限的,資源并不是用錢就可以得到的,而是要通過科學的管理思想,使得資源有限地利用,創造最大的效益。李珊同學認為在科學管理下,從事管理工作的人員有責任去發現新的規律,替代老的經驗,并公正無私地教會他們下屬的所有工人以最快的辦法去工作。運用這些規律而取得的效益總是非常可觀的,這樣,在科學管理下,實實在在的科學知識遲早一定會替代老的經驗;而要在老式的管理制度下,按科學規律辦事是不可能的。蔣功明同學就整本書的内容做出自己的總結,泰勒的管理理論看起來容易,其實内涵全面,并不能被一個時期完全吸取。隻有親身翻閱大師的著作,才能領悟管理的真谛。
在激烈的讨論中,同學們的觀點不斷碰撞交融,讓在座的老師同學們收獲了不同的視角觀點,幫助大家完成自我的總結與提高。于淼老師結合讀書會主題和同學們的讨論内容,生動地講解了一個科學管理的案例——煎餅果子店流程優化案例。天津一家隻賣煎餅和嘎巴菜的店鋪,因為商品生産效率不均衡,這兩種商品排隊人數相差很多,為了使生産效率提高并且使兩種商品排隊等待的時間相平衡,在有限的窗口,有限的工作人員的條件下,所需進行的流程優化。面對這些問題,這家店鋪将這兩種工作的流程進行分解,增加員工同時工作的内容,并将每一個動作标準化,選擇合适的員工并進行培訓,從而達成目标。而這一些工作,正是科學管理的核心所在。科學管理不僅僅是理論,更是在生産生活中廣泛存在并且不斷被各行各業所需要的實踐。
最後,王玲、顧凡、張亞瓊、王輝等伟德客户端老師也都分享了各自的見解,并為同學們拓展了相關知識和案例,幫助大家更加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科學管理原理》,加深了同學們對經典管理理論形成和發展的認識,提高了同學們的專業研究水平。

文、圖/工商管理系:鄭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