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生活中的悖論與反常現象——伟德客户端企業管理專業研究生第三次讀書會成功舉行

2017-12-29  Clicks:

20171228日晚,伟德客户端企業管理專業研究生第三次讀書會在師生的共同期待下正式舉行。本次讀書會以“經濟生活中的悖論與反常現象”為主題,由王大地老師主持、于淼老師指導。師生共聚一堂,交流探讨2017年諾貝爾獎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經濟學家與行為金融學奠基者理查德·泰勒教授的著作《赢者的詛咒》。

本次讀書會主講人李珊同學首先就全書的脈絡結構、研究主題以及閱讀的感想和體悟進行了講解。全體師生認真傾聽,并不時提煉出關鍵問題,引發大家進行一次次熱烈的讨論。

  826356805827129423

讨論中,同學們暢所欲言,就書中提及的觀點提出各自視角下的解讀。李倩同學在讀了《赢者的詛咒》後,深受啟發,認識到原來我們可能習慣的對債務的厭惡心理背後是損失規避、現狀偏見等效應在作用,我們熟悉的貼現率原來在很多情境下并不是固定的,它會随着延遲時間、金額數量以及收益或損失的正負而下降或改變。經濟行為是多重自我與各種相互矛盾的偏好的内部鬥争,通過今天更近一步地了解了将心理學運用到經濟領域研究的行為經濟學。徐會同學認為作者為了證明他所觀察到的悖論,做了一系列行為實驗展示它們的過程和結果,并且給出嘗試性的評價,但是他總結到對反常現象的歸納并不足以提出更好的理論取代标準經濟學範式。對于這些在實驗中歸納出的反常現象,可能需要一套演繹而出的理論體系,最終用新體系來解釋那些悖論。

李珊同學和于淼老師精彩的分享使章敏同學有一種打開了新的知識領域的感覺。競價者為了獲得拍賣品會過高估計其價值, 競價成功以後當他發現其價值和自己之前的期望不一緻時所産生的一種“詛咒”心理。赢者詛咒現象普遍存在于企業的資産拍賣、兼并重組、博彩遊戲、投資決策等領域。損失規避和過度自信理論是赢者詛咒的主要心理機制, 而其影響因素主要有競拍商品價值的不确定性、競價人數、信息因素和競價經驗等。理性和人性的博弈,我們總是想做到利益最大化,但是可能會出現赢者的詛咒。鄭佳奇同學認為,行為經濟學中的有限理性更加貼近現實生活狀況,經濟學原理中的自利原則和理性原則在生活中很難完全适用。因此,對于管理學的研究,行為經濟學的相關理論可以更好地幫助我們理解組織現象,分析個體行為與組織行為。同時在真正的管理實踐中,管理者需要更加重視人性的特點。

為什麼我國會有漫遊費?為什麼朝鮮會不斷進行核挑釁?趙華陽同學認為無論是現實生活還是國家政治,從這本書看出都可以通過博弈論去思考。它通過經濟學的反常現象去質疑經濟的理性人假設,對于我們來說就要去仔細觀察生活,不斷思考,勇于對權威和定論提出質疑。它是十分有啟發意義的一本書。蘇豔同學就書中的最後通牒博弈的關鍵分析要素提出看法,最後通牒的漢語意思是指談判破裂前的“最後的話”,最後通牒博弈的關鍵分析要素包括公平感、被侮辱的心理界限和通牒次數。公平概念在決定談判結果方面有重要影響作用。但是,公平概念并不排除其他要素(甚至說貪婪)影響人們的行為,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情景和其他細微的環境特征。

在激烈的讨論中,同學們的觀點不斷碰撞交融,讓在座的老師同學們收獲了不同的視角觀點,幫助大家完成自我的總結與提高。同時,王玲、于淼、馬克态、王大地、顧凡等伟德客户端老師與王輝博士、唱小溪博士也都分享了各自的見解,并為同學們拓展了相關知識和案例,幫助大家更加全面而深刻的理解《赢者的詛咒》,加深同學們對行為經濟學與管理學的了解。  

  367019210033630977

 

上一條: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經濟系和經濟學黨支部成功舉辦2017年第2期(總第13期)研究生讀書會
下一條:與經典同行,伴書香成長——伟德客户端企業管理專業研究生第二次讀書會成功舉行

Close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