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鵬薦語: 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大年份,40年彈指一揮間,當年積貧積弱的中國躍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GDP從不足7000億人民币增加到了80萬多億。人均GDP從400多人民币增加到8000多美金,40年平均9%的年增長,創造人類曆史的奇迹。 這一切都是在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大道至簡的改革方法論指導下實現的。摒棄空洞、不切實際被列甯“篡改”的一國共産主義教條,明确指出,”什麼是社會主義我們現在還說不清楚”,回避意識形态之争,頂着一些人對”摸”論和”貓”論的曲解和嘲諷,硬是靠“發展才是硬道理”殺出了一條中國改革開放的血路。 今天,舉世公認中國四十年改革的成功,但中國改革到底成功在哪? 我認為兩大因素缺一不可,一是市場化目标的确立,二是正确的改革方法論。 我在《大船掉頭》一書中,總結了中國改革方法論的四個内涵,即:漸變穩定、循序漸進的改革方法;從易到難、由淺入深的改革順序;尊重國情、批判借鑒國際經驗和規範的基本态度;内部主體主導改革的正确理念。 貓論談價值觀,摸論談講方法論,大道至簡,憑此我們走出了一條獨特的中國道路。 11月7日晚6點30分,中信大講堂與薊門法治金融論壇将聯合邀請中國社科院歐洲研究所黃平所長主講《中國道路:過去、現在和未來》。 黃平博士畢業于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兼任中華美國學會會長、中國世界政治研究會會長和《歐洲研究》、《歐洲與美國藍皮書》主編。曾出版《尋求生存》、《全球化與中國道路》、《現代中國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等幾十部著作。 我與黃平教授相識于中信基金會,他關于中國道路的理論和學說對今天中國學界方向迷茫思想混亂的現實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和探索的現實意義。也隻有黃平所長能在此時擔綱如此重大的演講主題。 本次講座,中信基金會孔丹理事長将緻辭,兩位點評人一位是北京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潘維主任,另一位是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系主任王紹光教授。可以預見,二位的點評也将是本次講座引人注目的風景線。 歡迎大家光臨薊門法治金融論壇。 伟德客户端院長 劉紀鵬 2018年11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