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6日下午,伟德客户端産業經濟系在綜合樓814會議室舉辦了第十九期研究生讀書會。本次讀書會研讀書目是戚聿東教授推薦的《創新進化史:600年人類科技革新的激烈挑戰及未來啟示》。讀書會由姚璐老師主持,侯宇飛和王天洋同學主講,産業經濟系師生共同參與。

《創新進化史:600年人類科技革新的激烈挑戰及未來啟示》由卡萊斯•朱馬所著,全書有九章,詳實研究了600年科技發展的曆史,通過基因改造、機械制冷、電力、錄制音樂等7個人類創新史上的精彩案例,向我們展示了新技術如何出現、生根,并建立适于自身的新制度生态的過程。《創新進化史》觀點兼具曆史性和前瞻性,書中詳述的許多經驗教訓都超越了技術創新的範疇,而适用于更廣泛的社會創新;對于創業者、政策制定者、學者以及希望在創新進化浪潮中抓住機遇的人而言,這是一本必讀書。
首先,侯宇飛同學介紹了本書第一到四章内容。從創造性破壞理論和颠覆式創新理論出發,說明應該如何尋找創造性破壞的暴風眼。創新作為一把雙刃劍,如何對待和處理創新,如何發現新技術的潛力并對之進行運用。以人造黃油、美國農業機器化和直流電交流電三個故事說明新技術對舊技術産生的沖擊,以及守舊勢力如何阻礙對新技術的應用。
接着,王天洋同學講解了第五到九章内容。機械制冰技術的出現和運用,推動了行業協會這樣的新機構出現以更好地促進行業發展,并為更多新技術的出現提供保障。對于留聲機的應用,思考法律沖突在知識産權上的作用和技術進步在多大程度上擴大了創造性範圍。對于轉基因農作物和轉基因動物,新舊勢力之間的沖突影響新技術的采納程度。相關部門仍對其保持慎重态度,需要指定更加嚴格科學的監管批準程序來對其進行控制。此外,還從曆史發展角度,研究了當今社會對人工智能、在線學習、3D打印、基因修飾、機器人、無人機和可再生能源等科技的争論及其進展,提供了能幫助創新者避免大部分困境的指導與啟示。
本次讀書會内容充實,解讀深刻。師生們在此次讀書會上收獲良多,既豐富了專業知識,又擴展了學術視野,為同學們在科技創新和數字經濟領域提供了獨特的研究視角。
文:産業經濟系 鄭俊豪
圖:産業經濟系 朱晨